(網站設計課程作業,本網站無實際運作)
台十七線過二仁溪,吃台灣豐盛海味
具有產地履歷認證的養殖戶,他的龍膽石斑率先通過CAS優良農產品驗證。對於是否擔心龍膽石斑養殖技術外移,或者中國養殖業者的競爭?台灣四面環海,氣候適宜必須以海水養殖的龍膽石斑,根本不用怕!
冬至過後不久的高雄沿海地區,魚塭上的打水車拍起水花,在豔陽底下格外顯得耀眼。從台十七線南下,過了台南與高雄交界的二仁溪,不久就到魚塭遍布的永安,這裡是全台灣養殖石斑魚的重鎮,年產量高達九千公噸,占全國總產量的六○%,其中,更令人想不到的是,在如此遠離塵囂的海濱,還隱身著價值不斐的石斑之王――龍膽石斑。
對嗜吃海鮮的饕客來說,龍膽石斑的魚片,特別適合用於涮涮鍋,彈牙可口的魚片,那是最原始的海洋風味,光是讓人想到就口齒生津,若再加上養生鍋的湯底,輔以菇類或紅棗、枸杞等中藥材,口感與風味保證讓人飄逸著幸福的飽足感。
處理規格比擬黑鮪魚
為什麼龍膽石斑堪稱尊貴的養殖魚種?原因就在於飼養環境苛刻,必須純海水養殖,也得有適宜的氣候,龍膽石斑只要水溫低於八度C,就很難存活,水質更要維持乾淨,雖然環境條件優渥,但龍膽石斑卻是成長緩慢,從幼魚到成魚必須經過三年以上的時間,飼養期長,更需要特別的細心照料。
原本在鄉公所擔任機要秘書,看到如此新鮮的魚貨無法讓遠地的消費者嚐鮮,因此特別成立冷凍食品公司,引進最新的急速冷凍技術,「有些飲食習慣必須修正,臺灣人都習慣吃生猛海鮮,但其實海鮮要保持生鮮非常困難,經常在運送途中,必須被迫用其他人工加工的方式,讓海鮮維持好的賣相,因此其實反而透過產地急速冷凍,還可以保持新鮮,並確保食品的安全與衛生。」
龍膽石斑在撈出水面之後,必須在室溫十五度C中進行放血,然後立刻分割部位,進行切割,不到一個小時,就得立刻進行零下四十五度C的急速冷凍,透過低溫殺菌,讓魚肉確保新鮮和美味,若比較其他魚類的處理規格,大概只有昂貴的黑鮪魚可以比擬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